
2016年12月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市的「大垣節山車慶典」,作為「山·鉾·屋台祭禮」(日本傳統山車慶典儀式)的重要一環,由文化廳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並於2016年12月1日在埃塞俄比亞召開的政府間委員會會議上審定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也是大垣文化財產登錄的首例。
大垣節的特色
大垣節的山車遊行慶典繼承了舊時大垣城下地區的慶典,是美濃地區(現岐阜縣南部)代表性的慶典活動。大垣藩主贈送的山車與町裡的山車並存的慶典儀式,在日本圍內也屬罕見。
另外,大垣節山車上的繩控人偶表演是受中京圈(以名古屋為中心)山車文化的影響,山車上的傳統技藝表演則是受到近畿圈(以大阪・京都為中心)山車文化的影響。大垣節山車將日本東西慶典文化集於一身,這在理解日本傳統山車慶典活動的傳播和變遷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登錄紀念視頻 短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登錄紀念視頻 長篇
- 時間:
- 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 - 場所:
- 大垣八幡神社周邊,東外側大街,
大垣車站大街等 - 交通:
- 從JR大垣車站南口徒步5分鍾
- 主辦者:
- 大垣節執行委員會
點擊可在新窗口中瀏覽PDF文件


日程 :
預演 5月10日(星期六)
預演 5月10日(星期六)
時間 | 內容 | 場所 |
---|---|---|
8:15~ | 神社儀式、奉獻表演 | 大垣八幡神社前 |
9:30~ | 掛藝表演 各山車自由巡遊 |
大垣市政府第一停車場 舊市內一帶 |
19:00~21:00 | 夜宮 | 大垣八幡神社前~龍之口橋 |
本樂 5月11日(星期日)
時間 | 內容 | 場所 |
---|---|---|
8:30~10:30 | 奉獻表演 | 大垣八幡神社前 |
10:35~16:00 | 山車巡遊、東路線 | 舊市內一帶 |
16:00~ | 掛藝表演 | 大垣車站大街 |
16:10~16:30 | 神社儀式 | 新大橋十字路口 |
16:30~17:20 | 大垣節行列 | |
19:00~21:00 | 夜宮 | 大垣八幡神社前~龍之口橋 |
有著370年傳統歷史的大垣節
在大垣節時出動遊行的山車已由來已久。慶安元年(1648),當時的大垣藩主戶田氏鐵下令重建大垣城下町的地方守護神—――八幡神社,為此,城下地區18個鄉的人們十分的喜悅,便捐了三座神轎;在此同時,大垣的十個町也製造了10輛山車,並拉著它們各處遊行。這便是大垣節山車的起源。
延寶7年(1679),戶田氏西藩主贈送「神樂山車」、「大黑山車」和「惠比須山車」三輛山車。從那時起,10個町的町民們就開始費心地妝點起山車來。
許多山車在濃尾震災,以及此後的戰爭中消失。之後,透過整修、復原以及購買等方法開始進行恢復山車的活動。2012年,隨著最後兩輛山車的復原,時隔70年終於能將13輛山車再聚集在一起。
2015年 成為國家重要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
2016年 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寶7年(1679),戶田氏西藩主贈送「神樂山車」、「大黑山車」和「惠比須山車」三輛山車。從那時起,10個町的町民們就開始費心地妝點起山車來。
許多山車在濃尾震災,以及此後的戰爭中消失。之後,透過整修、復原以及購買等方法開始進行恢復山車的活動。2012年,隨著最後兩輛山車的復原,時隔70年終於能將13輛山車再聚集在一起。
2015年 成為國家重要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
2016年 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13輛山車進行遊行的豪華場景
試楽(週六)。8點30分開始,在八幡神社前各山車舉行祭神儀式及表演。9點30分開始在市政府前面表演繩控人偶以及祭神舞樂表演。在這之後,山車會在市內自由遊行,晚上7點開始舉行夜宮。
本楽(週日)。8點45分開始,在八幡神社前舉行祭神儀式及表演,爾後13輛山車在以城堡為中心的街道上列隊遊行。下午4點20分大垣節慶典遊行開始,晚上7點所有山車都將燈籠點亮,在燈籠的溫馨燈光下,開始了夜晚的遊行慶典。
因為是地方最大慶典,街道上人山人海,整個城市籠罩在山車的光彩絢麗及沿途民眾的興高采烈中。
本楽(週日)。8點45分開始,在八幡神社前舉行祭神儀式及表演,爾後13輛山車在以城堡為中心的街道上列隊遊行。下午4點20分大垣節慶典遊行開始,晚上7點所有山車都將燈籠點亮,在燈籠的溫馨燈光下,開始了夜晚的遊行慶典。
因為是地方最大慶典,街道上人山人海,整個城市籠罩在山車的光彩絢麗及沿途民眾的興高采烈中。

製作:大垣地區門戶網站西美濃
製作:大垣有限電視
奉獻表演
![]() |
![]() |
|
![]() |
清晨,各山車依次在八幡神社前舉行奉藝表演。
掛藝表演
![]() |
![]() |
|
![]() |
預演這一天,奉獻表演結束之後各山車將移動到大垣市政府門前,開始進行掛藝表演(繩控人偶及祭神舞樂表演)。這一表演最早起源於大垣藩主將山車拉入城堡內進行觀賞,如今則由大垣市長來擔任藩主的角色。
到了“本樂”之時,在大垣站前大道上各山車分別進行掛藝表演。
到了“本樂”之時,在大垣站前大道上各山車分別進行掛藝表演。
夜晚祭典
![]() |
![]() |
|
![]() |
黃昏時分,13輛山車再次在八幡神社前集合。晚上7點,山車上的燈籠亮起柔和的燈光,接著就是奉藝以及山車迴旋表演。整個表演結束後山車將退出慶典舞台。
※本楽(週日)不舉行奉藝。
※本楽(週日)不舉行奉藝。
巡遊
![]() |
![]() |
|
![]() |
本楽(慶典當天),13輛山車在八幡神社前舉行完奉藝之後,將一齊在以城堡為中心的街道進行遊行。遊行路線按年份分為東路線和西路線。路線全長約為8.8公里。
下午4點30分開始,在新大橋和八幡神社之間,神轎與13輛山車構成「大垣節慶典隊列」,開始遊行。
下午4點30分開始,在新大橋和八幡神社之間,神轎與13輛山車構成「大垣節慶典隊列」,開始遊行。
路邊小攤
![]() |
![]() |
|
![]() |
會場雲集約500處攤位,使得節日氣氛更加濃厚。
神樂山車 【本町・中町・新町】
這輛山車,又稱“御払(除災厄)山車”或“市山車”,由本町、中町、新町三個町每年交替負責,排在其他山車的前頭。值得稱奇的是,山車上起舞的兩個人偶——巫女與山伏(山中修行者)是由舞台下的人直接用細棒操縱的。
巫女一邊輕搖神樂鈴,一邊翩翩起舞表示祈禱和驅厄;山伏則兩手拿著山白竹,將象徵著木桶中熱水的白色紙片撒向各處,去除災厄。紛飛的白色紙片據說有淨化與驅除疾病的含義。
山車上巫女的名字叫做市,那是很久以前在八幡神社裡有位美麗的巫女,她的名字叫作市。
巫女一邊輕搖神樂鈴,一邊翩翩起舞表示祈禱和驅厄;山伏則兩手拿著山白竹,將象徵著木桶中熱水的白色紙片撒向各處,去除災厄。紛飛的白色紙片據說有淨化與驅除疾病的含義。
山車上巫女的名字叫做市,那是很久以前在八幡神社裡有位美麗的巫女,她的名字叫作市。
大黑山車 【魚屋町、竹島町、俵町】
這輛山車與“神樂山車” “惠比須山車”一樣,都是戶田氏西藩主贈送的。山車上放著兩個裝米的草袋,腳踏草袋的是七福神之一的大黑天,他右手持小槌,左肩扛著稻米大袋,臉上溢滿了慈愛的笑意。
每年,魚屋町、竹島町、俵町交替負責這一山車,當班的町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在町內不得捕殺大黑天的使神獸——老鼠。
每年,魚屋町、竹島町、俵町交替負責這一山車,當班的町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在町內不得捕殺大黑天的使神獸——老鼠。
惠比須山車 【船町、伝馬町、岐阜町、宮町】
延寶7年(1679),據說正值戶田氏西藩主開始供奉惠比須神之際,他派人到攝津(今大阪西部兵庫縣東南部),向供奉在廣田神社西宮的惠比須神祈願。
傳說惠比須大神是左甚五郎的作品。據說神像臉上的塗料剝落了,塗漆的工匠正要為其重新上漆手剛碰到神像的嘴時,神從口中噴出火來。
在慶典當天的晚上,當所有的活動都結束、各個町的山車也都散場之後,這一年負責惠比須山車的町與下一年負責惠比須山車的町將舉行惠比須神的頭部交接儀式,儀式的步驟承襲至今,從未改變過。
這輛山車由船町、伝馬町、岐阜町、宮町四個町每年交替負責。
傳說惠比須大神是左甚五郎的作品。據說神像臉上的塗料剝落了,塗漆的工匠正要為其重新上漆手剛碰到神像的嘴時,神從口中噴出火來。
在慶典當天的晚上,當所有的活動都結束、各個町的山車也都散場之後,這一年負責惠比須山車的町與下一年負責惠比須山車的町將舉行惠比須神的頭部交接儀式,儀式的步驟承襲至今,從未改變過。
這輛山車由船町、伝馬町、岐阜町、宮町四個町每年交替負責。
相生山車 【本町】
這輛山車,因其將民謡「高砂」作為題材,所以也被叫作“高砂山車”。曾經兩度燒燬,1996年,時隔51年後被復原,現在是13輛山車中最大的山車。山車中裡站著的是「高砂」中的老翁與老嫗,山車的主人偶是住吉明神(高砂中的主人公,老翁的化身),山車最前端的人偶則是神主友成(高砂中的肥後國阿蘇神社的神主)。
配合「高砂」中的「四海波」的劇情,阿蘇神社的神主友成一邊輕輕地起舞一邊向中央靠近。當民謠「高砂」的音樂一起神主瞬間就變成一艘帆船,此一幕則是這輛山車的壓軸表演。接著就是住吉明神進行繩控人偶表演。「甩袖」與「帶面具」一幕則展現出威風凜凜;而市民們演奏的祭典音樂「神舞」則有身臨其境之感。
配合「高砂」中的「四海波」的劇情,阿蘇神社的神主友成一邊輕輕地起舞一邊向中央靠近。當民謠「高砂」的音樂一起神主瞬間就變成一艘帆船,此一幕則是這輛山車的壓軸表演。接著就是住吉明神進行繩控人偶表演。「甩袖」與「帶面具」一幕則展現出威風凜凜;而市民們演奏的祭典音樂「神舞」則有身臨其境之感。
布袋山車 【中町】
中町的布袋山車,源於古時的民謡「加茂」,歌謡的聲音特別優美,山車的佈置也很華麗。
山車上的童子人偶衣著中國服飾,右手持摺扇一邊起舞,一邊向山車上右前角的高台移動。接著,人偶左手撐著高台,單手倒立,右手則打開手中的摺扇,開始旋轉起舞。所有山車中,只有這輛布袋山車是在人偶體內安裝發條來控制其動作的。
此山車在明治24年(1891)的濃尾大地震中被燒燬,此後在明治35年(1902)被復原。昭和20年(1945)在空襲中再次被燒燬,平成24年(2012)再次被復原。
山車上的童子人偶衣著中國服飾,右手持摺扇一邊起舞,一邊向山車上右前角的高台移動。接著,人偶左手撐著高台,單手倒立,右手則打開手中的摺扇,開始旋轉起舞。所有山車中,只有這輛布袋山車是在人偶體內安裝發條來控制其動作的。
此山車在明治24年(1891)的濃尾大地震中被燒燬,此後在明治35年(1902)被復原。昭和20年(1945)在空襲中再次被燒燬,平成24年(2012)再次被復原。

菅原山車 【新町】
這輛山車,又名“天神山車”。在濃尾地震中被燒燬,大正3年(1914)年被復原,兩年後開始參加遊行,8年後塗了漆,直至今日。
山車的繩控人偶有撒鹽人偶、書法人偶和手持匾額人偶。書法是由繩控木偶和間接操縱相結合,以不使用底版為特徵,操縱的人需要在距離約2米之下操縱筆桿。看似揮筆即成但這還是需要非常熟練的技巧的。
山車的背面幕布上的畫「虎」是由名家大橋翠石所作。前面的幕布上是大師很少畫的水墨畫「龍」。
山車的繩控人偶有撒鹽人偶、書法人偶和手持匾額人偶。書法是由繩控木偶和間接操縱相結合,以不使用底版為特徵,操縱的人需要在距離約2米之下操縱筆桿。看似揮筆即成但這還是需要非常熟練的技巧的。
山車的背面幕布上的畫「虎」是由名家大橋翠石所作。前面的幕布上是大師很少畫的水墨畫「龍」。
鯰魚山車 【魚屋町】
這輛山車自1658年改名成“鯰魚山車”之後,一直延續著葫蘆摁鯰魚的表演。繩控人偶的看點在於,在鈴聲與太鼓的節奏聲中,大鯰魚在水上亂舞,頭戴紅頭巾的老人手中揮起金色的葫蘆反覆地表演摁大鯰魚的動作,栩栩如生,精采別緻。
室町時代的高僧曾問“是不是可以用園園的葫蘆摁住泥水中滑溜溜沒有鱗片的鯰魚呢”,而這個問題被畫僧如拙畫成了畫,這就是國寶「瓢鯰圖」。而鯰魚山車也是根據這個典故而製造的。
室町時代的高僧曾問“是不是可以用園園的葫蘆摁住泥水中滑溜溜沒有鱗片的鯰魚呢”,而這個問題被畫僧如拙畫成了畫,這就是國寶「瓢鯰圖」。而鯰魚山車也是根據這個典故而製造的。
神木山車 【竹島町】
竹島町的山車在明治以前是朝鮮山車,它以牛車的樣式為中心,扮演朝鮮通信使的遊行隊伍。過去曾是遊行的彩車。
然而,由於明治維新的神佛分離令原彩車被廢止,取代它登場的就是「神木山車」。
山車上的屋子裡,裝飾著神木與神鏡,天鈿女命手握神木和神鈴,伴著神樂翩然起舞。
這輛山車的繩控人偶的看點就在於天鈿女命在白木台上手握神鈴和神木之處。
然而,由於明治維新的神佛分離令原彩車被廢止,取代它登場的就是「神木山車」。
山車上的屋子裡,裝飾著神木與神鏡,天鈿女命手握神木和神鈴,伴著神樂翩然起舞。
這輛山車的繩控人偶的看點就在於天鈿女命在白木台上手握神鈴和神木之處。
浦嶋山車 【俵町】
山車屋子中的是浦島太郎,在他前面的是公主・龍王・海龜,山車前的童子身著中國服飾。山車採用的民謡與龍王有關。龍王舞蹈,海龜游泳,海龜背上的玉匣一打開就能看到蓬萊山。
欄杆是四角形塗有朱漆,四面帷幕中高高湧起的波浪襯托著飛龍。下面的帷幕則有兩種,一種紅呢絨上用金線綉的波浪,是本楽當天用,而試楽則是使用白色帷幕。
浦島山車的特點與眾不同,屋子是仿照龍宮,頂部呈半圓形,並用虎皮來取代山車背面的帷幕。另外,山車背面還有精美的飛龍雕刻以及與之相呼應的長矛和旗幟。
昭和17年(1942),這輛山車淡出公眾的視線,昭和20年(1945)年被燒燬,平成24年(2012)得以復原。
欄杆是四角形塗有朱漆,四面帷幕中高高湧起的波浪襯托著飛龍。下面的帷幕則有兩種,一種紅呢絨上用金線綉的波浪,是本楽當天用,而試楽則是使用白色帷幕。
浦島山車的特點與眾不同,屋子是仿照龍宮,頂部呈半圓形,並用虎皮來取代山車背面的帷幕。另外,山車背面還有精美的飛龍雕刻以及與之相呼應的長矛和旗幟。
昭和17年(1942),這輛山車淡出公眾的視線,昭和20年(1945)年被燒燬,平成24年(2012)得以復原。

玉之井山車 【船町】
這輛山車,最初是運石車。在建大垣城堡的石圍牆時將赤阪町金生山上的石頭用車運下來,而將運石車改造而成的就是這輛被叫做運石山車了。
到了江戶中期,運石山車又進行了改裝,一層檯子的前方安置了天女的人偶,二層的屋子裡則是安放了彥火火出見尊(日本神話中的神祇),之前還擺著赤面的繩控龍王木偶。
可惜的是文化12年(1815),山車被大洪水所毀壞。通過修整,如今變成了少女們表演舞蹈技藝的山車。優美的舞步讓觀眾們大飽眼福。
到了江戶中期,運石山車又進行了改裝,一層檯子的前方安置了天女的人偶,二層的屋子裡則是安放了彥火火出見尊(日本神話中的神祇),之前還擺著赤面的繩控龍王木偶。
可惜的是文化12年(1815),山車被大洪水所毀壞。通過修整,如今變成了少女們表演舞蹈技藝的山車。優美的舞步讓觀眾們大飽眼福。
松竹山車 【伝馬町】
這輛山車,由於將琵琶湖風景秀麗的竹生島的辯才天女擺放在主座,所以又稱“弁天山車”。擺放在前的童女,在舞蹈中從人偶變成白兔,將年糕等撒向來慶典的人們。
另外,松竹山車的前部已經改裝成了舞台,孩子們在上面表演舞蹈,這是唯一一輛將繩控人偶與舞蹈相結合的山車。
另外,松竹山車的前部已經改裝成了舞台,孩子們在上面表演舞蹈,這是唯一一輛將繩控人偶與舞蹈相結合的山車。
愛宕山車 【岐阜町】
愛宕山車又稱“八幡山車”。上層屋子裡祭祀著神功皇后,神功皇后手持軍扇、大刀,身著男裝。「古事記」中記載神功皇后身懷六甲,出征新羅。凱旋後,平安生育應神天皇。因此,神功皇后被人們信奉為安產之神。
中層的左側和右側分別是武內宿禰和狂言師,下層是揮戰旗的人偶。繩控人偶以能樂「弓八幡」為題材,老翁腰身一變將會成為高良之神(武內宿禰的神靈),跳起神舞。神官一打開盒子就會出現兩隻鴿子並銜拾豆子。
中層的左側和右側分別是武內宿禰和狂言師,下層是揮戰旗的人偶。繩控人偶以能樂「弓八幡」為題材,老翁腰身一變將會成為高良之神(武內宿禰的神靈),跳起神舞。神官一打開盒子就會出現兩隻鴿子並銜拾豆子。
猩猩山車 【宮町】
山車名取自於民謡「猩猩」。山車在二層的正面和兩側(一層與二層之間)雕刻有千匹猿,據說每一匹都表現出不同的姿態。
繩控人偶的藝能在於,山車的二層有塊突出的木板,在其前端放著一個大酒壺,猩猩人偶將臉埋進酒壺中,暴飲之後酩酊大醉臉變得通紅。猩猩忽然之間就變成了一頭獅子。大酒壺裂開從中開出絢麗多姿的牡丹花,獅子便在花叢間嬉戲玩耍,盡情舞蹈。
昭和20年(1945)7月,猩猩山車在戰爭中燒失,平成13年(2001)3月時隔56年的猩猩山車用白圓木重返昔日面目,此後還加以上漆、金件、雕刻等裝飾。
繩控人偶的藝能在於,山車的二層有塊突出的木板,在其前端放著一個大酒壺,猩猩人偶將臉埋進酒壺中,暴飲之後酩酊大醉臉變得通紅。猩猩忽然之間就變成了一頭獅子。大酒壺裂開從中開出絢麗多姿的牡丹花,獅子便在花叢間嬉戲玩耍,盡情舞蹈。
昭和20年(1945)7月,猩猩山車在戰爭中燒失,平成13年(2001)3月時隔56年的猩猩山車用白圓木重返昔日面目,此後還加以上漆、金件、雕刻等裝飾。
“本樂”(祭典當天),13台山車在八幡神社前舉行奉獻表演之後,將由“神樂山車”領隊一齊在綠茵茵的以城堡為中心的街道進行巡遊。
今年的巡遊路線將是東路線。路線全長約為8.8公裏。正因為是周圍地區最大的慶典活動,街道上人山人海,整個城市籠罩在山車之典雅和沿街人們的興高采烈之中。

今年的巡遊路線將是東路線。路線全長約為8.8公裏。正因為是周圍地區最大的慶典活動,街道上人山人海,整個城市籠罩在山車之典雅和沿街人們的興高采烈之中。

安排了從免費臨時停車場到大垣節會場的接送巴士,望請利用。
時間 | : | 令和7年5月10日(星期六)、11日(星期日) 8:00~22:00 |
場所 | : |
大垣市公營地方批發市場(大垣市古宮町161)![]() |
交通指南 | : |
●從高速公路大垣出口處出來後… 沿著國道258號線向北大垣方向行駛,在築拾町5十字路口右轉,在古宮町十字路口左轉。 ●從高速公路大垣西出口處出來後… 路過檜十字路口,一直沿大垣環路線行駛。 在古宮町十字路口左轉 ※請在汽車導航係統中輸入電話號碼“0584-89-5131”注冊為目的地。 |
區間接送巴士 | : |
區間接送巴士時刻表及接送地點如下。 ●大垣城大廳 ![]() |
其他 | : | 大垣節召開期間,請不要往大垣市公營地方批發市場打電話進行谘詢,此處無法進行回答,望注意。 |